随堂小测丨《藏传净土法》第02课



1. 把空闲的房子提供出来做道场有哪些好处?(多选题)

A.房子空着不利于升值,趁机保养房子。

B.这是转生梵天界的因。

C.可以增长自己的福德。

D.师兄都问我了,不好意思不答应。


2.为什么说往生四因包括在三殊胜中?(多选题)

A.欲往生极乐世界者,最初都应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无上菩提心,即发心。

B.广积福慧二种资粮,最后为使功德辗转增上,即正行。

C.念《极乐愿文》、《普贤行愿品》等来摄持往生净土的大愿,即回向。

D.书上是这么讲的,那就这样吧。


3.为什么要依止善知识去听法?(多选题)

A.佛法非常深细,所以一定要听闻。

B.“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C.跟随善知识长期闻法,才有法义融入自心的可能。

D.凡夫没有自主能力,需要创造因缘,所以得依靠善知识。


4.要以哪些心态来听受佛法?(多选题)

A.欢喜心。

B.恭敬心。

C.信心。

D.围观心。


5.我们的内心,为什么在闻法过程中那么重要?(多选题)

A.心是万法的根本,能操纵一切善行与恶行。

B.佛陀也要求不能给这种没有恭敬心的人传法。

C.“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

D.佛法的加持唯依恭敬心才能获得。

E.“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

F.没有出离心,听法没有意义。



1.把空闲的房子提供出来做道场有哪些好处?(多选题)

【答案】

B.这是转生梵天界的因。

C.可以增长自己的福德。

【解析】法本P215。

提供经堂的功德,佛陀在《广戒经》中有描述:“所谓实福者,有大果、大利、大威严、广大义,若善男子、善女人,是行、是坐、是卧、其善根恒时增长。何人建造经堂,乃为七种实福之首。”;

其他经论也讲,这是转生梵天四因之一。


2.为什么说往生四因包括在三殊胜中?(多选题)

【答案】

A.欲往生极乐世界者,最初都应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无上菩提心,即三殊胜的发心。

B.广积福慧二种资粮,为使功德辗转增上,这些即正行。

C.念《极乐愿文》、《普贤行愿品》等来摄持往生净土的大愿,即回向。

【解析】法本P217。

往生四因:明观福田、发菩提心、集资净障、发清净愿。

三殊胜:加行发心殊胜、正行无缘殊胜、结行回向殊胜。

补充:回向与发心在内容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回向是在做善法以后,而发心是在做善法之前。(《藏传净土法》第86课)


3.为什么要依止善知识去听法?(多选题)

【答案】

A.佛法非常深细,所以一定要听闻。

B.“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

C.跟随善知识长期闻法,才有法义融入自心的可能。

D.凡夫没有自主能力,需要创造因缘,所以得依靠善知识。

【解析】法本P219。

为什么一定要在善知识面前听闻佛法呢?我们可以这样回答:正因为佛法非常深细,所以一定要听闻;不要说一般人,即使智者也应听闻,否则很难通达。《华严经》云:“譬如暗中宝,无灯不可见,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意谓:没有灯则不可能见到暗室中的如意宝,同样,佛法无人说,即使智者也不可能通达。不说佛法,世间的知识也是如此,如果没有老师教,想自学电脑也很困难。因此,大家皆应精进依师闻法。

如果我们能安住在善知识身边长期闻法,法义就有融入自心的可能。《菩萨藏》云:“有情由何转,二因即二缘,随顺他者声,如理观内缘。”其意是说:众生随着什么而转变呢?当然是内外二种因缘。所谓的外缘或外因,就是指我们所随顺的对象,也即他人所宣说的教言;所谓的内缘或内因,则指自己专注听闻并思维所闻之义。如果心能专注于善知识的教言,内心自然会变得良善;若心专注于恶人的言论,内心就会变得恶劣。凡夫人的心没有自主的能力,它一直随着内外因缘而转,所以大家一定要创造一个好的因缘,也即长期依师闻法。


4.要以哪些心态来听受佛法?(多选题)

【答案】 

A.欢喜心。

B.恭敬心。

C.信心。

【解析】法本P220。

大家一定要珍惜听闻佛法的机会,更应以信心、恭敬心和欢喜心来闻受。即使我们没来得及思维法义,或没有机会实地修持,但只要能以这样的三心来听受,也具有极大的意义。


5.我们的内心,为什么在闻法过程中那么重要?(多选题)

【答案】 

A.心是万法的根本,能操纵一切善行与恶行。

B.佛陀也要求不能给这种没有恭敬心的人传法。

C.“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

D.佛法的加持唯依恭敬心才能获得。

E.“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

F.没有出离心,听法没有意义。

【解析】法本P222-224。

那什么样的闻法方式才算如法呢?虽然外在的行为很重要,但至为关键的还是我们的心。寂天菩萨云:“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意思是说,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都应反复观察自己的心,看它到底是善、不善还是无记。若是不善,则应马上制止;若是无记,则应转为善妙;若是善,则应继续保持。这样之后,我们才能安稳如理行。以前,堪布尼登在传任何一个法之前都要念一遍这个教言,以此要求弟子认真观察自心,并能安稳如理而行。

世尊曾说:“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大家都知道,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内心都要进行周密细致的策划。比如修经堂,在还没有开工之前,内心的建筑物就已矗立起来了;又比如谋杀,这之前内心已有长期酝酿。确实,心乃万法的前行,它起主导作用。不说别的,就是日常生活中的吵架、打架,也完全是心在支配,如果心中没有烦恼,也就没有所谓的打架与吵架了。可见心乃万法之根,它能操纵一切善行与恶行,或者说一切善不善业的作者就是心。所以世尊再再告诫,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心。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如果某人对上师和正法不但没有恭敬心,反而还生邪见,甚至产生敌对的心态,那在这种人面前就不能宣说正法。我听说,有人在法师讲经时瞪着眼睛说:你这样讲干什么……这是故意造罪,非常可怕,也非常可怜!如果他有能力,可能还会将法师打一顿。虽然佛陀慈爱一切众生,但佛陀也要求不能给这种没有恭敬心的人传法,作为上师自然应该随顺佛陀的教言。

大家在做任何善法之前,一定要观察自己的心,看自己的发心到底正不正。以前我们学习《开启修心门扉》时,很多人的收获都很大,因为它让我们深深认识到,确实需要看破世间的出离心,否则坐在听法的行列中也没多大的意义。

编辑:定解D13

审核:定解D11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