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丨《亲友书》第20课

随堂小测

编辑:定解E10

审核:定解E01


1.一切痛苦的来源是?(单选题)

A.业和烦恼。

B.郁郁寡欢是因为同事给我“穿小鞋”。

C.生在没钱的家庭,父母没本事。

D.老天爷不公平,自己命不好。


2.倘若你无法掌握《亲友书》的全部内容,那只要做什么?(单选题)

A.找到与自己相应的法门。

B.依止上师。

C.回向大菩提。

D.调伏自心。


3.佛陀在经典中讲了出家的百般功德,在家身份到底能不能成就呢?(多选题)

A.当然只能以出家人身份成就。

B.本来出家的功德非常大,但对有些人来讲,在家身份也照样能成就。

C.在家人只要懂得取舍,精进修行,也有机会获得解脱。

D.其实在密宗中,有各种各样的甚深窍诀,即使是在家身份,依靠它也完全能成就。

E.出家人行为不如法、不守持戒律也可以成就,因为身份特殊。


4.以下哪项说明了调服内心的重要性?(多选题)

A.“内心调柔最善妙,内心调柔引安乐。”

B.心是解脱与束缚的关键。

C.“诸法纵难全知,少知亦得大利。江河虽难全饮,少饮亦能解渴。”

D.“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5.什么样的回向是好回向?(多选题)

A.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他们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

B.愿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通过清净戒律、具足智慧、行持布施,暂时获得人天善趣的快乐,究竟证得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断证圆满的功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乃至虚空未尽之前,利他事业也永无穷尽。

C.回向给我穿小鞋的同事尽快被调走。

D.“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E.上师如意宝怎么回向,我就怎么回向。

F.犹如阿弥陀佛尊,世间怙主寿无量。


6.依圣者对法王如意宝的授记,与他老人家结缘的人,均可往生极乐世界。而所谓的“结缘”是(多选题)

A.听到法王名字就算结缘了。

B.汉文“南无阿弥陀佛”600万遍。

C.念“炯丹迪得因夏巴 札炯巴央达巴 作波桑吉滚波奥华德美巴拉 香擦洛 巧多嘉森且奥”100万遍。

D.没见过法王如意宝的无法往生。


7.关于修“道”,表述正确的是哪些?(多选题)

A.为了断除痛苦,需要修道。

B.知道了苦谛的本体就能解脱。

C.精勤修持四谛可以解脱。

D.凡夫依止八正道,可以断除贪爱等烦恼。

E.四谛法是佛陀三转法轮的教义。



题目1

一切痛苦的来源是?(单选题)

【答案】A.业和烦恼。

【解析】法本P180。

佛陀在经中也说,近取五蕴即是痛苦。有了这样的产生,就会导致爱著——对喜欢的事物起贪爱、对不喜欢的事物起畏爱,有了爱著即会产生无量痛苦。而这一切痛苦的来源究其根由则是集谛,也就是由业和烦恼而生。


题目2

倘若你无法掌握《亲友书》的全部内容,那只要做什么?(单选题)

【答案】D.调伏自心

【解析】法本P185。

倘若你无法掌握《亲友书》的全部内容,那只要学会调伏自心即可,不要被贪嗔等恶心所转,而应恒常处于善心中,对众生心怀慈悲,内心寂静调柔。


题目3

佛陀在经典中讲了出家的百般功德,在家身份到底能不能成就呢?(多选题)

【答案】

B.本来出家的功德非常大,但对有些人来讲,在家身份也照样能成就。

C.在家人只要懂得取舍,精进修行,也有机会获得解脱。

D.其实在密宗中,有各种各样的甚深窍诀,即使是在家身份,依靠它也完全能成就。

解析】法本P182-185。

“未抛舍财诸俗人,了知取舍越惑河,现前圣法之彼等,亦非从天而降临,非如庄稼由地出,昔随惑转之异生。”龙猛菩萨安慰说:虽然有些人身体比出家人低劣,但只要好好地修持,也同样会获得成就。


题目4

以下哪项说明了调服内心的重要性?(多选题)

【答案】

A.“内心调柔最善妙,内心调柔引安乐。”

B.心是解脱与束缚的关键。

D.“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

【解析】法本P383-P385。

选项C为混淆选项,“诸法纵难全知,少知亦得大利。江河虽难全饮,少饮亦能解渴。” 意思是所有佛法和所有知识,要全部了如指掌比较困难,但即便了知少许,对自己也有很大利益,没有专指调伏内心的重要性。


题目5

什么样的回向是好回向?(多选题)

【答案】

A.回向于一切众生,愿他们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佛果。

B.愿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通过清净戒律、具足智慧、行持布施,暂时获得人天善趣的快乐,究竟证得像释迦牟尼佛那样断证圆满的功德,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乃至虚空未尽之前,利他事业也永无穷尽。

D.“文殊师利勇猛智,普贤慧行亦复然,我今回向诸善根,随彼一切常修学。”

E.上师如意宝怎么回向,我就怎么回向。

F.犹如阿弥陀佛尊,世间怙主寿无量。

【解析】法本P189-190、P192,P193。

他们(诸佛菩萨)回向肯定是直接或者间接利益众生,不可能贪图自己享受,为了生活快乐而回向。寂天论师也说:“直接或间接,所行唯利他,为利诸有情,回向大菩提。”大菩萨们的回向,就是为利众生而求无上大菩提。所以,我们回向时也要以大愿来摄持。


题目6

依圣者对法王如意宝的授记,与他老人家结缘的人,均可往生极乐世界。而所谓的“结缘”是?(多选题)

【答案】

B.汉文“南无阿弥陀佛”600万遍

C.念“炯丹迪得因夏巴 札炯巴央达巴 作波桑吉滚波奥华德美巴拉 香擦洛 巧多嘉森且奥”100万遍

【解析】法本P194。

依圣者对法王如意宝的授记,与他老人家结缘的人,均可往生极乐世界。而所谓的“结缘”,即是念满藏文阿弥陀佛名号一百万遍,或者汉文“南无阿弥陀佛”六百万遍,如此定会往生净土,这也是法王如意宝多次担保过的。


题目7

关于修“道”,表述正确的是哪些?(多选题)

【答案】

A.为了断除痛苦,需要修道。

C.精勤修持四谛可以解脱。

D.凡夫依止八正道,可以断除贪爱等烦恼。

【解析】法本P179-181。

为了断除一切痛苦,需不需要修道呢?肯定需要。这种道最好是八正道,虽然我们凡夫人无法真实具足,但也可以相似的方式修持。

八正道,在四谛当中,它属于道谛,能够断除集谛而获得解脱。为了现见四圣谛的真如性,我们应当恒常精进修道。

首先要了知苦谛的本体,然后断除它的因——集谛,依靠道谛灭尽集谛之后,才能得到真实解脱。故选项B错误,仅仅知道苦谛的本体还不够,还得去断除苦谛的因。

释迦牟尼佛的第一转法轮是四谛法轮,故选项E错误。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