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堂小测丨《藏传净土法》第03课

1.往生净土的障碍有哪些?(多选题)

A.诽谤密法。

B.相续中充满五毒为主的种种烦恼。

C.一边学《藏传净土法》一边念佛。

D.不承认前世后世。

E.诽谤其他传承的教法。


2.哪些是念佛的正确心态?(多选题)

A.信心和恭敬心。

B.成为阿弥陀佛手下非常了不起的眷属。

C.为了自己获得解脱。

D.为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进而获得佛果。

E.对手、怨敌太多,增加自己竞争能力。

F.可以帮到家人。


3.闻法时,要断除无记心态,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多选题)

A.坐在听法的行列中后,心里既无善的分别也无恶的作意,即无记的心态。

B.以无记的心态来听法不会成熟异熟果报,只是种下一点点善根。

C.别人去听法,我一起去,也是有功德的。

D.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无记心态当中,就应马上提醒自己:“这样傻傻呆着毫无用处,一定要生起善心。”

E.发现处于无记心态后,应转变为菩提心、出离心,或者安住在信心、恭敬心和希求心等善心。

F.末法时代能听受大乘法是难得的,我应该专心听。


4.要以哪些心态来听受佛法?(多选题)

A.欢喜心。

B.恭敬心。

C.信心。

D.围观心。


5.我们的内心,为什么在闻法过程中那么重要?(多选题)

A.心是万法的根本,能操纵一切善行与恶行。

B.做佛陀也要求不能给这种没有恭敬心的人传法。

C.“应先观自心,安稳如理行。”

D.佛法的加持唯依恭敬心才能获得。

E.“诸法之前意先行,意者迅速意为主。”

F.没有出离心,听法没有意义。



1.往生净土的障碍有哪些?(多选题)

【答案】

A.诽谤密法。

B.相续中充满五毒为主的种种烦恼。

D.不承认前世后世。

E.诽谤其他传承的教法。

【解析】法本P235-236、P238。

大家一定要深入闻思,因为闻思佛法并不会成为往生净土的障碍,相反它还是往生的资粮。那往生净土的障碍到底是什么呢?比如诽谤密法,乃至诽谤其他传承的教法,以及相续中充满五毒为主的种种烦恼,这些都是往生的障碍

现在很多人连前世后世都不承认,却想往生极乐世界,甚至还想证悟大圆满,真的非常稀有。


2.哪些是念佛的正确心态?(多选题)

【答案】

A.信心和恭敬心。

D.为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进而获得佛果。

【解析】法本P233,P237,P239。

莲花生大士也说:“具有坚信得加持。”所以,我们一定要对上师和佛法产生强烈的信心和恭敬心,否则不可能得到佛菩萨的加持,也不可能生起一切善法功德。法本P230。

大家千万不要以为了自己和家人暂时与究竟利益的发心,来闻思修行净土法门,以及行持一切善法。法本P237。.

如果能以为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进而获得佛果的菩提心来摄持闻法修法,那功德就非常广大。法本P237。

念佛人中,有些人是以自私自利心来念佛,其目的就是为了自己获得安乐;可能有的还希望:往生极乐世界后,能成为阿弥陀佛手下非常了不起的眷属,那时再来人间报仇,好将敌人统统消灭……而且,很多念佛团体内部还勾心斗角,竞争也极为激烈。所以,只要大家能真正反省,那就会坚信:在修学的旅途中,菩提心绝对不能缺少。因此,大家一定要有利他的菩提心,这样念佛也能成功,参禅也能成功。法本P239。


3.闻法时,要断除无记心态,以下正确的说法是?(多选题)

【答案】

A.坐在听法的行列中后,心里既无善的分别也无恶的作意,即无记的心态。

B.以无记的心态来听法不会成熟异熟果报,只是种下一点点善根。

D.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无记心态当中,就应马上提醒自己:“这样傻傻呆着毫无用处,一定要生起善心。”

E.发现处于无记心态后,应转变为菩提心、出离心,或者安住在信心、恭敬心和希求心等善心。

F.末法时代能听受大乘法是难得的,我应该专心听。

【解析】法本P231-232。

安住在听法的行列中后,应反观自心,如果发现自己处于无记心态当中,就应马上提醒自己:“这样傻傻呆着毫无用处,一定要生起善心。”此时要么转变为菩提心,要么转变成出离心,或者安住在信心、恭敬心和希求心等善心所当中。如果心里能想:上师三宝的加持不可思议,他们随时都以大慈大悲心来观照我,在末法时代听受这样的大乘法非常难得,所以我一定要专心听法,能这样忆念的话,这也说明闻法者具有信心和难得之想。只有这样,听法才有真实的意义。


4.如何理解发菩提心重要性?(多选题)

【答案】 

A.三辈往生都要发菩提心。

B.菩提心令善心变得广大。

C.为了他利而闻法修法,自利同时也可成办,最终必将成就真正利他的佛果。

D.利他乃一切安乐的源泉,利自乃一切痛苦的根源。

E.谁能发起菩提根本的菩提心,那他的功德就无有限量,即使无等佛陀也宣说不尽。

【解析】法本P235-236、P238。

《无量寿经》中有三辈往生的说法:上辈往生者必须出家,还应发菩提心一心念佛,并修积大功德,临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大众便会亲来接引;中辈往生者虽然不要求出家,但也应发菩提心一心念佛,并随力修积供僧等善法,临终时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前来接引;下辈往生者虽不要求广做善法,但也要发菩提心一心念佛,临终时梦见阿弥陀佛得以往生。三辈往生中,虽然后者的神通、功德、智慧等远不如前者,但都要发菩提心。法本P235。

善法和恶法皆乃心之所造。如果我们能以菩提心摄持,那表面上再小的善法,也是异常广大的善根。法本P237。

如果能为了一切众生从轮回中获得解脱,进而获得佛果的菩提心来摄持闻法修法,那功德就非常广大。法本P237。

如果现在唯一为了利他而闻法修法,那自利同时也可成办,最终必将成就真正利他的佛果。法本P238。

利他乃一切安乐的源泉,利自乃一切痛苦的根源。麦彭仁波切也说:“何人最初能发起,菩提根本菩提心,彼之功德无有量,无等佛亦言不尽。”意思是:在最初时,谁能发起菩提根本的菩提心,那他的功德就无有限量,即使无等佛陀也宣说不尽。法本P238。


编辑:定解E02

审核:定解E10

E01

文章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