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阿弥陀经》的教证中体现“明观福田”的是?(单选题)
A. 再三观想彼如来。
B. 积累诸多无量善根。
C. 发菩提心圆满回向。
D. 发愿往生彼佛刹土。
2.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是什么?(多选题)
A. 积资净障。
B. 明观福田。
C. 观修空性。
D. 发菩提心。
E. 发清净愿。
3.为什么说汉传净土宗的实际修持中具足往生四因?(多选题)
A. 边观想边念佛等。
B. 在作早晚功课时,要供佛、拜佛,有的还要念忏悔文。
C. 除了对大乘佛教一无所知的人以外,大多数念佛的人都会发菩提心,不可能为了自己而念佛。
D. 很多念佛人都念《普贤行愿品》和各种净土愿文,就是在《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中也有发愿的方法。
4.念佛学佛有哪些利益?(多选题)
A. 解脱的妙道。
B. 对治心里疾病的妙药。
C. 面对衰老和死亡,多一份从容与自在。
D. 以发心和回向来摄持念佛,那功德利益也不可限量。
5.修持净土法门者,如何遣除怀疑?(多选题)
A. 一心念佛。
B. 以逻辑和辩论来遣除怀疑。
C. 闻思教理。
D. 到有智慧的人面前去请教。
6.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理解正确的是?(多选题)
A. 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真实存在。
B. 极乐世界是依阿弥陀佛福德力现前的刹土。
C. 阿弥陀佛度化众生非常辛苦。
D. 阿弥陀佛如今也是色身住世,且广为众生宣讲正法。
1.《阿弥陀经》的教证中体现“明观福田”的是?(单选题)
【答案】A.再三观想彼如来
【解析】法本P18。
《阿弥陀经》云:“阿难,任何众生若能再三观想彼如来,积累诸多无量善根,发菩提心圆满回向,发愿往生彼佛刹土,则其临命终时,善逝、出有坏、圆满正等觉阿弥陀佛为数多比丘众围绕,现于彼前,垂视而住。彼等现见无量光佛后以极其清净之心死去,将往生极乐世界。”
2.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是什么?(多选题)
【答案】
A. 积资净障。
B. 明观福田。
D. 发菩提心。
E. 发清净愿。
【解析】法本P15。
其实,明观福田、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清净愿就是往生极乐世界的四种因,对于修学净土法门的人来讲,这四因必须了达并再再修持,否则很难往生。
3.为什么说汉传净土宗的实际修持中具足往生四因?(多选题)
【答案】
A. 边观想边念佛等。
B. 在作早晚功课时,要供佛、拜佛,有的还要念忏悔文。
C. 除了对大乘佛教一无所知的人以外,大多数念佛的人都会发菩提心,不可能为了自己而念佛。
D. 很多念佛人都念《普贤行愿品》和各种净土愿文,就是在《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中也有发愿的方法。
【解析】法本P15-16。
实际上,这四因在汉传净土宗的实际修持中也具足,只不过没有这样明确归纳而已。比如,边观想边念佛等,其实明观福田已经具足;在作早晚功课时,要供佛、拜佛,有的还要念忏悔文,这样积资净障也已具足;除了对大乘佛教一无所知的人以外,大多数念佛的人都会发菩提心,不可能为了自己而念佛,这样发菩提心也已具足;很多念佛人都念《普贤行愿品》和各种净土愿文,就是在《无量寿经》和《阿弥陀经》中也有发愿的方法,这样发清净愿也已具足。可见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唯一修持的就是这四种因。
4.念佛学佛有哪些利益?(多选题)
【答案】
A. 解脱的妙道。
B. 对治心里疾病的妙药。
C. 面对衰老和死亡,多一份从容与自在。
D. 以发心和回向来摄持念佛,那功德利益也不可限量。
【解析】法本P16-18。
其实,净土法门不仅是解脱的妙道,还是对治心理疾病的妙药。
可见,在面对衰老和死亡等问题上,念佛的人往往有不同于世人的一份从容与自在。
当然上面举的例子,着重讲了对今世的利益,其实学佛、念佛对来世的利益更不可言喻。哪怕即生当中只念一句佛,或者磕一个头,若能以发心和回向来摄持,那功德利益也不可限量。
5.修持净土法门者,如何遣除怀疑?(多选题)
【答案】
B. 以逻辑和辩论来遣除怀疑。
C. 闻思教理。
D. 到有智慧的人面前去请教。
【解析】法本P22。
所以,所有修持净土法门者,都应以逻辑和辩论来遣除怀疑;如果相续中有疑惑,那就必须闻思教理,或者到有智慧的人面前去请教,这极为重要。
6.对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理解正确的是?(多选题)
【答案】
A. 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真实存在。
B. 极乐世界是依阿弥陀佛福德力现前的刹土。
D. 阿弥陀佛如今也是色身住世,且广为众生宣讲正法。
【解析】法本P21-24。
其实若有人真正懂得净土法门,那就不会觉得这有多么了不起,因为他知道,再也没有比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以及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更为稀有的事了。
所以,对唯依阿弥陀佛福德力才现前的此刹土,我们一定要有充分认识与了解,这样才能遣除不必要的怀疑。
因为佛陀往昔所发大愿全部已经成就,依靠他的福德力,刹土也已形成,一切众生只要能如理持名、观想,皆可自在往生;而且佛陀度化众生的方式也无有勤作,所以佛陀绝不会因度众生而感受痛苦。
后来阿弥陀佛成就一切大愿,现前成佛。在此贤劫之前,虽然已经过了十大劫,即成佛以来已过十劫,但这只是极乐刹土的十天。阿弥陀佛如今也是色身住世,且广为众生宣讲正法。
编辑:定解E07
审核: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