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A.“比丘日升起”,是指佛陀出现于世间。
B.“乌鸦出叫声”,是指讲经说法的善知识宣说正法。
C.“农夫耕田地”,表示具有福德的施主涌现。
D.“猩猩皆啼哭”,表示佛陀涅槃大众悲痛。
2.哪些人一定不能称作善知识?(单选题)
A.妓女。
B.乞丐。
C.屠夫。
D.虚伪狡诈者。
E.戒行缺犯者。
3.应以何心态来看待佛法?(单选题)
A.如至宝般珍惜。
B.得也可以,不得也可以。
C.看看佛祖灵不灵,要能保佑我的股票涨了,我就去听法。
D.让大师打个卦,看我是否有佛缘。
E.看在上师的面子上要多听课。
4.末法时代,对弘扬佛法的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做?(多选题)
A.视师如佛。
B.上师有必要试探一下。
C.我得找个有名气、长得帅的上师。
D.上师对我的恩德并非世间恩德所能比拟,无比感恩。
E.远离屠夫、妓女。
1.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单选题)
【答案】D.“猩猩皆啼哭”,表示佛陀涅槃大众悲痛。
【解析】法本P272。
“猩猩皆啼哭”,表示此时魔众因不欢喜而制造违缘。
2.哪些人一定不能称作善知识?(单选题)
【答案】D.虚伪狡诈者。
【解析】法本P280-281。
一个人表面上怎么样并不是很关键,最主要的是他相续中要有大慈大悲心,以及他的传承要清净。如果有这样的人,即使他在形相上是屠夫、妓女,那我们也应在他面前求法。”
当然,如果是一个虚伪狡诈者,那就另当别论。
除盖障菩萨与无量眷众来到波罗奈大城,他们见到法师戒行缺犯,蓄有妻儿,而且法衣上还沾有大小便。
3.应以何心态来看待佛法?(单选题)
【答案】A.如至宝般珍惜。
【解析】法本P274。
其实,佛教的理念不仅能带来现世的快乐,它对生生世世的安乐都有决定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应如至宝般珍惜。
4.末法时代,对弘扬佛法的善知识,我们应该怎么做?(多选题)
【答案】
A.视师如佛。
D.上师对我的恩德并非世间恩德所能比拟,无比感恩。
【解析】法本P282。
弟子应该把上师当作佛,而不应该把他看作一个普通的人。
本来应该依法不依人,但现在很多人却依人不依法。只是听说某位上师很有名气,大家就拼命去依止,而真正具有传承、戒律也极为清净的上师,人们却不愿依止。末法时代就这样可悲!
编辑:定解E03
审核:定解E08
定解E10
定解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