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丨《藏传净土法》第61课



编辑:定解D06

           定解D52

审核:定解D06

           定解D52




本课

科判


本课

难点

  • 在学习佛法的过程中,应在修学自宗的基础上无偏地接受其他各宗的殊胜教言。

  • 掌握害心的定义、分类、果报、过患等。

  • 要通过安住慈悲心等各种方便法尽量断除害心。


本课

重点

  • 了知以密宗为借口修降伏法,果报极其严重。

  • 对包括害心在内的十不善业要有深刻的认识,要发愿断除十不善业,努力行持十善业。


本课

脉络


  • 课前开示(1-4段)

  • 宣说十不善业之害心(5-45段)

  • 上师教诫(46段)


脉络

展开

一.课前开示(1-4段)

1.为什么这部法叫做“藏传净土法”?

因为《极乐愿文》是乔美仁波切造的,《极乐愿文大疏》是喇拉曲智仁波切造的,这两部论典中的教言出自藏传佛教的经论。

2.很多汉地的修行人学习藏传佛法后,在见解和行为上都有很大进步

3.应在修学自宗的基础上无偏地接受其他各宗的殊胜教言,一方面对自己对治烦恼、增长智慧有利益,另一方面也容易开展弘法利生的事业。

4.应该打开心量,对所有宗派观清净心,并精进学修这些殊胜的法门。

二.宣说十不善业之害心(5-45段)

1.什么是害心?

定义。

指对于与自己关系不好的敌人,即使不是敌人但由于心怀恶意的缘故而对他人拥有的财产、受用、名誉、地位等生起难以堪忍的嫉妒心,并想:倘若能够加害此人该多好啊!这个人遇到不幸该多好啊!诸如此类的不良居心就是害心。

害心与嗔心差别不大,从产生加害他人之心的角度叫害心,从产生嗔怒之心的角度叫嗔心。

②危害性。

A.摧毁善根。

【教证】《佛遗教经》中说:“嗔恚之害,破诸善法。”

B.障碍修行。

【教证】《华严疏钞》中说:“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

C.生生世世不会快乐,甚至即生现前果报。

【公案】《迁善录》中记载,宋国大夫蒋瑗因为害心炽盛,所生的十个孩子都有身体缺陷,即生就感得这样的果报。

③特色。

害心属于内心的不善业,不遇到特定的因缘不太容易被发现。

④上师开示。

A.只要造了业,迟早都会成熟果报,每个人都应该警惕恶业。

B.要经常观察自己有没有害心,如果有就要尽早杜绝。

C.应该通过佛法使自他相续有所转变。

2.害心的分类。

①最严重的害心。

A.对境:诸佛菩萨、三宝所依、上师、出家人、父母。

B.对治:马上制止自己的分别念,并立即念金刚萨埵心咒忏悔。

②非常严重的害心。

对境:包括旁生在内的其他有情。

③以密宗为借口修降伏法,果报极其严重。

A.不了知密宗甚深行为的意义,也没有生圆次第的境界,怀着嗔心、害心,念诵猛咒、做降伏仪式,企图消灭对方,这种以密宗为借口的行为后果极其可怕。
B.如果有慈悲心的基础,修降伏法完全是可以的。但如果最初的发心完全是害心,那密宗根本不开许这样的降伏法。

3.易生害心者:

无有惭愧、疑虑重重、心胸狭窄、心灵肮脏、胸中充满恶意之毒水的人。

4.害心的等起。

贪嗔痴三毒,主要由嗔心引起。

5.害心的果报。

①异熟果:堕入三恶趣。

②感受等流果:即使侥幸获得人身,也是相貌丑陋、愚昧无知,身心常为种种痛苦所逼,受到众人憎恨。

③同行等流果:生生世世唯起害心,无有生起慈心的机缘。

④增上果成熟于外境:转生于空旷恐怖、边鄙野蛮、时有争论的环境中,经常惨遭礌石兵刃等横死。

⑤上师开示。

A.对十不善业要有深刻的认识,要发愿断除十不善业,努力行持十善业。

B.真正做到藏传净土法里面的内容很难,不要轻视这部法。

C.对修行人来讲,最重要的是以佛法改变自相续。

D.当死亡来临,每个人都不得不感受相应的苦乐果报,因此要好好考虑一下自己今后该怎么做。

6.害心的过患。

①如果对方福报没有用尽,也没有违缘和障碍,对他生害心,他也不会受到损害,只会耗尽自己的福德。

②如果对方无有福德、势单力薄,对他生害心,将会两败俱伤,自己得不到一点利益,既损害了今世的幸福又摧毁了来世解脱。

③如果对方有福德、势力强大,对他生害心,不但不会消灭对方,反而会赔上自己的性命。

7.害心的对治。

①来源:前世恶业依靠某些因缘现前,又没有强有力的修行时,心里会不由自主地产生。

②对治法:时时观察自心,通过安住慈悲心来灭除相续中的害心。

8.害心的表现形式。

①虽然言行上没有伤害对方,但心中总是想:对方若人财两空、牲畜皆亡该多好啊!可是,并没能让对方遭受损失,结果自己却因为恶心而堕入地狱。

②虽然对所有的人都是言语白如牛奶,但内心却黑如墨汁,对别人恨得要命,这种口蜜腹剑的人死后将成为地狱的坠石或者转生为鬼魔种姓。

③当对方惨遭不幸时,自己幸灾乐祸,则与亲自造罪的过失相同。死后将如投石般立即堕入地狱。

A.【事例】居士内部分成不同派系,关系不和合,一派诬告另一派,使得政府取缔了对方的闻思修行,造的业非常可怕。

B.【公案】一婆罗门的妻子想害死婆婆,最后反倒以害婆婆的方式害死了自己(《杂宝藏经》)。

C.【公案】一个上师听到与自己关系不和的另一个上师破戒了,特别幸灾乐祸。实际上,自己因此也造下了很大的罪业。

三.上师教诫(46段)

1.学习了有关害心的道理和公案后,希望经常生害心的人尽量改变自己的心态。

2.有些人表面上是很不错的修行人,可是内心却非常恶毒,这样表里不一很不好。

3.如果发现自己产生的害心很多,就要特别注意了,一定要以各种方便法来断除这种心态,否则必定会感受难忍的痛苦。

“法师辅导”请点击阅读原文


文章链接
原文链接